再过十几天,位于新洲区涨渡湖的近3000亩猕猴桃进入成熟期。8月9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该猕猴桃基地,看见嫩绿的叶片底下,一串串绿褐色、如鸭蛋大小的猕猴桃簇拥在一起,密密匝匝,长势喜人。当天,武汉聚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组织员工在连栋大棚内查看猕猴桃长势,修剪树枝、打尖、疏果,为迎接大丰收进行最后一轮田间管理。
新洲区涨渡湖近3000亩猕猴桃本月底将进入成熟期
(资料图片)
武汉市农科院林果专家介绍,2014年,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不足1000亩,但近年来通过省市政策支持,发展迅速,种植总面积目前已超过2万亩,规模化种植区域主要在新洲区5000亩、江夏区5000亩和黄陂区1000亩,其余新城区里的猕猴桃园主要以观光采摘和零散种植为主,仅汉产猕猴桃就有红阳、金怡、金艳、黄金果、翠玉等近15个品种,成为本地水果产业中的重要力量。通过科技助力和产业链延伸,未来,猕猴桃还将成为全市打造年产值过50亿元的水果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自然优势叠加科技,培育出高品质猕猴桃
“我们基地有十万株树龄7—8年的成熟果树,涉及红心、黄肉、绿肉三种猕猴桃,这个月26日左右即将开园进入盛产期,预计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欢迎大家届时来尝鲜!”新洲区涨渡湖聚森农业猕猴桃基地宣传负责人邱诗情告诉记者,基地的猕猴桃在种植过程中结合了地理优势,融入更多科技元素,以此不断提升品质。
邱诗情解释说,温度、光照、水分、土壤、风、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猕猴桃的生长。聚森农业猕猴桃种植基地位于涨渡湖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距长江最近的一块湿地,被列为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肥沃、水资源充沛,为猕猴桃生长提供了天然的自然优势。“同时,我们向科技借力,为产业赋能。”邱诗情介绍,猕猴桃基地采用了全国最大连栋大棚的种植模式和超矮化Y形架丰产栽培技术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湿度和温度,使果树在花期授粉时不受天气影响,早开花、早结果,并能防治传染性病害,提高猕猴桃产量和果实质量。
“连栋大棚培育出的‘朴甜’黄肉猕猴桃,产量可增加约20%,果型极为漂亮,单果重量一般可达140克,果肉金黄,酸甜适度,口感也更细腻,经过放置完全熟透软化的果子,甜度能够达到18度以上。”邱诗情举例说。
江夏区未来家园种植有3900亩猕猴桃,这里也是国内首个大规模运用箱体技术种植猕猴桃的基地。
“箱体技术种植猕猴桃,前期每棵树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猕猴桃树要建设单独箱体,并在底部深挖1米,一次性填入有机肥,覆盖上泥土后,再种上猕猴桃树,相当于对每棵猕猴桃树都进行‘私人定制’,这样一来,田间管理就可以更加标准化,可以控制箱体内产品的品质,比如说每个箱体固定施多少肥等,确保猕猴桃果实颗颗饱满多汁。”未来家园相关负责人孙博文介绍。
猕猴桃属于“后熟果”。刚刚成熟、采摘下来的猕猴桃通常果肉较硬,不能马上食用,最好置于常温下放置5—7天。其间,猕猴桃会慢慢软化,果肉变得细腻多汁,甜度也蓄积得更加充分。如有条件,可将猕猴桃与苹果、香蕉等水果放置在一起,果品之间释放的乙烯成分可加速猕猴桃的成熟速度。
据悉,目前汉产高端猕猴桃总产量可达1000万斤,直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武汉正逐步成为国内及国际猕猴桃市场的主要货源地之一。
“吃干榨尽”小小果品,产业链条再延伸
“一方面,我们通过绿色生态种植保品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通过延长猕猴桃产业链、发展乡村采摘游和深加工,提高产值。”林果专家说,目前,武汉把猕猴桃定义为都市特色果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果品,按高端特色果品生产,正逐步形成休闲、观光、采摘、文化及加工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链。
猕猴桃果酒、猕猴桃果酱果干、猕猴桃茉莉茶、猕猴桃香皂沐浴露……在新洲区涨渡湖聚森农业猕猴桃种植基地展厅,十余种猕猴桃深加工产品令人眼前一亮。据介绍,近年来,当地将猕猴桃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不断做强猕猴桃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推动猕猴桃产业提档升级,全面推进订单生产,带动近百名村民就业。
为加快猕猴桃产业发展,武汉也出台了系列奖励措施,按每亩4000元的标准奖励新建猕猴桃园区,同时,按每亩2000元的标准奖励老猕猴桃园区提档升级。2021年,武汉又出台了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指出要全面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中,以黄陂东南部、新洲西部北部丘陵、蔡甸中部南部、汉南东荆和江夏郑店纸坊等地为重点,打造年产值过50亿元的水果产业链,猕猴桃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策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围绕猕猴桃打造奇异亲子乐园、互动园、动漫玩偶园等,让市民一站式玩转甜‘猕’乐园。”邱诗情说,后期,涨渡湖基地将规划发展高端农业、田园配套等产业,启动奇异水乡民宿区建设,实现全产业链升级,建成项目多元、体验内容丰富的猕猴桃主题农业园区,打响汉产高端猕猴桃“农业+”IP新品牌。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