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周佳 杨丁香 翟咏璋
九恒科技产业园、长锦成电机电器产业园、明意湖智能科技产业园、上市企业孵化园、耀丰创新创业园……走进江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树掩映中,一排排现代工业厂房形成的产业组团蔚为壮观。你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工业园区。
▲江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供图)
(资料图)
从“老、少、边、穷、库”的县级工业小区,到省级高新区,再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湖南省开放十强园区”“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园区”,江华高新区一次次攀登发展的高峰——
2020、2021年,在湖南省“五好园区”综合评价中排第四,省级园区排第一;
2022年,在湖南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进大会上,江华瑶族自治县和江华高新区分别获得先进县和先进园区,江华作为唯一一个县区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全省唯一连续6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园区;
……
这是江华近年来全力打造“五好园区”,守正创新,后发赶超,成为全省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典型的真实写照。
这更是江华高新区浓墨重彩书写的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稳”、谋改革奋进之“实”的优异答卷。
全面推进,
提升服务“软实力”
从“江华速度”向“江华质量”的转变,是江华高新区无微不至的“母亲式”服务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赋能的结果。
近年来,江华高新区紧紧围绕促进“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按照“五心四到两保障”的要求,不断丰富“母亲式”服务内涵,提升“江华速度”,推广“江华模式”,为企业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提供全生命周期闭环跟踪服务,为投资商做好、做实、做暖软环境,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从优化涉企服务入手,落实领导干部、职能部门挂点联系企业机制,坚持园区干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主动迈开腿,到项目一线近距离听取意见,明确工作方向。全县64名县级领导、106名科级单位一把手人人联企,从意向洽谈到落地办证到投产达效,全程为企业帮办代办,实现“足不出园办成事,心无旁骛谋发展”。
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园区事园区办”等改革,下放159项行政审批权限,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门办理、一站式服务”。在企业普及“湘易办”APP,推行“码上监督马上办”;组织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抓好推广应用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实现线下对接“一窗通办”、线上对接“一网通办”,实行“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模式,在审批主要件齐全的情况下,先行颁发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后续资料可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破除行政壁垒,加强政策协同。
据统计,截至目前,2023年共为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帮代办300余件。
“从企业申报建设可研批复到施工许可办理,都是县里面还有这些领导们全程帮我们代办的手续,专窗办理,并将办理时限由常规76个工作日减少至28个工作日办结。”主要从事直流无刷电机及永磁直流电机研发生产的湖南国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维惠说,为此,他们把计划中的一二期合成了一期,一次性投资3亿元,计划在五年做到10亿元。
2017年落地江华的威斯特电机从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提升到了现在的2亿元,同时,还推介引进了12家电机及配套企业。
无微不至的母亲式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江华速度”,更让投资者看到了企业在江华发展的前景。在逐年追加投资、扩大产能之外,他们还将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引到江华落户,不断完善电机产业链,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渐入佳境——
精准对接,
架起政企“连心桥”
“短短的几年时间,湖南力王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税收已达到8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900个,离不开江华各级党员干部想企业之所想,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湖南力王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志腊如是说。
县领导每月都会上门解决问题;企业遇到困难,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挂点县级领导和高新区反映;政策宣讲、项目申报有专人对接;金融机构点对点上门服务;职工子女县城入学问题全部解决到位;园区联防队伍24小时不间断巡逻……这便是蔡志腊口中的江华各级党员干部想企业之所想,着力解决企业生产和发展中的困难的一个个细节剪影。
秉承“事关企业无小事”的亲商、安商、扶商理念,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创新实施“五五”工作法,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联系项目企业、联系小(社)区、联系创文创卫责任区、联系乡镇村、联系学校,走访联系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隐患处置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全天候无间断服务企业。
为此,全县2万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企业和项目上,企业需要要素对接、办证跑腿、答疑解难,全部“一条龙”。
配合“五五”工作法,江华高新区还扎实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成立5个服务小分队,选派精干力量对所有企业项目实行联企帮扶全覆盖,“靶向”推送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每周一晚开展“政企连心桥”活动,邀请县级领导、县直职能单位、企业到茶话吧畅所欲言,收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现场答疑,并由县优化办跟进交办,督促限时办结——
企业融资困难,江华高新区便用好金融政策工具,与长沙银行合作组建产业发展基金;用足政策性贷款,获得国开行6亿元授信贷款打造特色马达小镇;用活专项债券,将全县80%的专项债券约9亿元用于产业发展。
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困难,江华高新区便实行“投资人+EPC+O”模式,对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等实行一揽子建设;推行“平台公司先期建设+企业分期回购”模式,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全面推行“签约即搬迁、入驻即投产、投产即建设、建成即达产”超常规发展模式,为企业提供临时过渡厂房和配套公租房,企业同步建设厂房,确保边签约、边生产、边建设、边转移、边升级。目前,已与顺林模型、力王新能源等项目达成协议,由平台公司代建标准厂房及基础配套设施,并约定年化5%、5年回购。
政务服务提优、项目审批提速、经营成本减负、市场环境提质、权益保护提标……一项项、一桩桩为聚焦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而出台的政策措施,树立起江华高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品牌,凝聚起项目集聚的“强磁场”:共引进项目220余个,吸纳资金240多亿元;2022年,投资十亿、百亿级以上的湾水源抽水蓄能等13个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开工。
创新驱动,
按下发展“快进键”
交通物流不占优势、资金人才存在瓶颈的江华高新区,除了搞好政务服务,还清醒地意识到,唯有创新才是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
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大开发区”的理念,举全县之力来谋划园区发展,把园区定位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坚持一张蓝图绘制到底,持续深耕“一主一特”产业。重点打造以稀土应用为核心的新材料主导产业,以马达小家电为核心的电机电器特色产业。
对标县域发展战略,江华高新区制定了《江华县千亿电机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电机产业十条激励措施”,成立了电机电器行业协会,加快电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规模化水平,走向全产业链高端制造,全力打造中国“马达之城”。马达零配件基本实现本土化生产,智能小家电在全省市场占比超过90%,在全国市场占比达到12%。
与此同时,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破解难题,推出一批具有引领性、前瞻性的制度性创新举措。
成立湖南省首个县民营经济发展与研究中心,发挥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厚植“湘商回归”成长沃土,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为企业发展提供智慧服务。
搭建智慧纪检监察平台,推行“清廉项目”建设纪实,创新利用大数据对项目资金、质量、进度进行有效监管,对发现问题实行“清单督办制”。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动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借脑”、“借智”,构建“县委引导创新+企业主体创新+园区平台创新+高校技术创新”四位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服务体系,拥有产学研合作、投融资平台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16个,已建成3个博士后流动科研站;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1家,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
创新远不止于此。今年6月20日,江华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活动,开工项目6个,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额28.8亿元,大都是技术含量高端、市场前景广阔的大项目、好项目。其中,尔德康明项目计划建设2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13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建成投产后,小家电出口创汇可达2亿美元,将为江华做大做强“一主一特”产业、加快创建“五好园区”提供新支撑、创造新优势。
盛夏6月,置身江华高新区,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高耸的塔吊直指云霄,就像一支支如椽巨笔,浓墨重彩地描绘着江华最新最美的图景。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在新时代的壮阔浪潮中、于新征程的万千气象间,江华高新区犹如勇攀高峰的攀登者,不惧艰难险阻,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天梯”,拨云见日,开辟更加辉煌的新天地。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7月1日07版
https://epaper.voc.com.cn/hnrb/html/2023-07/01/content_1637217.htm?div=-1